字词 | 言的成语,带有言字的成语 |
释义 | 言的成语,带有言字的成语 成语大全收录了510个关于言的成语,带有言字的成语及解释。 以“言”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: [言重九鼎] 形容说话有分量,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。 [言中事隐] 指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,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。 [言之谆谆,听之藐藐] 说的人很诚恳,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。 [言之凿凿] 凿凿:确实。形容说得非常确实。 [言之有序] 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。 [言之有物] 物:内容。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。 [言之有理] 说的话有道理。 [言之有礼] 说的话有道理。 [言之有故] 所说的话有根据。同“言之成理”。 [言之无物] 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,没有实际内容。 [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] 说话没有文采,就传播不远。亦作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、“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”。 [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] 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 [言之过甚] 话说得太过头了。 [言之成理] 之:代词,指所说的话。话说得有一定道理。 [言之不预] 没有预先说明。 [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] 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。 [言者谆谆,听者藐藐] 谆谆:教诲不倦的样子;藐藐:疏远的样子。说的人很诚恳,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。形容徒费口舌。 [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]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,即使提得不正确,也是无罪的。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,也值得引以为戒。 [言者弗知] 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。同“言者不知”。 [言者不知] 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。 [言约旨远] 言辞简练,含意深远。 [言语妙天下] 形容言语非常精妙。 [言语路绝] 犹言言语道断。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。 [言语道断] 原为佛家语,指意义深奥微妙,无法用言辞表达。后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。 [言与心违]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。 [言有尽而意无穷] 指诗文含义深刻,令人品味不尽。 [言犹在耳] 犹:还。说的话还在耳边。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。 [言扬行举]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。 [言行一致]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 [言行信果]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同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。 [言行相诡] 诡:违反,违背。说的和做的相违背。指言行不一。 [言行相顾] 指言行不互相矛盾。 [言行相副]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。同“言行相符”。 [言行相符]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。 [言行相悖] 说话和行动不一致,互相矛盾。 [言行若一]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指人表里如一。 [言行计从] 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。形容深被信任。 [言行不一] 说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另外一套。 [言行不符]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。 [言行不贰] 犹言言行一致。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 [言行抱一] 犹言言行一致。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。 [言信行果]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同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 [言笑自若] 谈笑如常,十分镇定。 [言笑自如] 谈笑如常,十分镇定。 [言笑晏晏] 说说笑笑,和柔温顺。 [言笑不苟] 不随便谈笑。形容态度严肃庄重。同“不苟言笑”。 [言无伦次] 语言杂乱无章。 [言无二价] 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。 [言无不尽] 把内心的话说尽,毫不保留。 [言文行远] 言辞有文采,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。 [言为心声] 言语是思想的反映,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。 [言外之意] 指有这个意思,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。 [言外之味]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。 [言听行从] 指说话、做事有人听从。形容威望很高。 [言听事行] 指说话能听从,事情能执行。 [言听谋决] 指说的话听从照办,出的主意决定实行。 [言听计用]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同“言听计从”。 [言听计行]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同“言听计从”。 [言听计从] 听:听从。什么话都听从,什么主意都采纳。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 [言提其耳] 揪着他耳朵。指恳切地教诲。言,助词。 [言谈林薮] 林薮:人或物聚集的地方。指关于谈论的人。 [言谈举止] 人的言语、举动、行为。 [言是人非] 指言论无可非议,但为人不可取。 [言十妄九] 形容说话虚妄不实。 [言三语四] 言、语:说、讲。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 [言若悬河] 形容能言善辩,说话滔滔不绝。同“言类悬河”。 [言人人殊] 殊:不同。说的话个个不同。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。 [言清行浊] 清:清高;浊:浑浊,指低下。说的是清白好话,十的是污浊坏事。形容人言行不一。 [言气卑弱] 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。 [言论风生] 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,气氛活跃。 [言类悬河] 形容能言善辩,说话滔滔不绝。 [言来语去]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,彼此应对。 [言近指远] 话很浅近,含义却很深远。同“言近旨远”。 [言近旨远] 旨:意思。话很浅近,含义却很深远。 [言近意远] 话很浅近,含义却很深远。同“言近旨远”。 [言简意深] 言辞简练,含意深刻。 [言简意少] 简:简练。语言简洁,内容贫乏。 [言简意赅] 赅:完备。话不多,但意思都有了。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。 [言简意该] 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。同“言简意赅”。 [言简义丰] 语言简练,含意丰富。 [言和意顺] 言语和顺,情意相谐。 [言过其实] 实:实际。原指言语浮夸,超过实际才能。后也指话说得过分,超过了实际情况。 [言归正传] 正传:正题或本题。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。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。 [言归于好] 言:句首助词,无义。指彼此重新和好。 [言归和好] 指彼此重新和好。同“言归于好”。 [言寡尤,行寡悔] 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。 [言高语低] 说话不知轻重,没有分寸。 [言芳行洁] 指言行高洁。 [言方行圆] 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。 [言发祸随] 话一出口,祸患随之而来。同“言出祸从”。 [言而有信] 说话靠得住,有信用。 [言而无信] 说话不算数,没有信用。 [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] 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”。 [言而不信] 说话不讲信用。 [言多伤倖] 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同“言多伤行”。 [言多伤幸] 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同“言多伤行”。 [言多伤行] 话多易出问题,以致言行不一,使品行受损害。 [言多必失] 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。 [言颠语倒] 说话颠三倒四。 [言从计行]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同“言行计从”。 [言从计听]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同“言听计从”。 [言从计纳] 讲的话、出的主意,都听从采纳。 [言传身教] 言传:用言语讲解、传授;身教:以行动示范。既用言语来教导,又用行动来示范。指行动起模范作用。 [言出祸随] 话一出口,祸患随之而来。同“言出祸从”。 [言出祸从] 话一出口,祸患随之而来。 [言出法随] 言:这里指法令或命令;法:法律。话一说出口,法律就跟在后面。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,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。 [言不由衷] 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,即说的不是真心话。指心口不一致。 [言不由中] 指心口不一致。同“言不由衷”。 [言不尽意] 情意曲折深远,言语难以全部表达。常用于书信末尾,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。 [言不及义] 及:涉及;义:正经的道理。指净说些无聊的话,没有一句正经的。 [言不及行] 指言行不一。 [言不顾行]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。 [言不二价] 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。同“言无二价”。 [言不逮意] 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。同“言不达意”。 [言不达意] 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。亦作“言不逮意”。 [言必有中] 中:正对上。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。 [言必有物] 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。 [言必有据] 说话一定要有根据。 [言必信,行必果] 信:守信用;果:果断,坚决。说了就一定守信用,做事一定办到。 “言”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: [坐言起行] 坐能言,起能行。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,后比喻说了就做。 [作言造语] 指编造虚诞的言辞。 [自言自语]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。 [忠言逆耳] 逆耳:不顺耳。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,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。 [只言片语]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。 [直言正色] 谓言语正直,仪容严肃。 [直言正论] 正直公道的言论。 [直言正谏] 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 [直言勿讳] 直率地说话,无所隐讳。同“直言无讳”。 [直言无隐] 直率地说话,无所隐讳。同“直言无讳”。 [直言无讳] 直率地说话,无所隐讳。 [直言取祸] 直:坦率、直爽;取:取得,引申为招致。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。 [直言切谏] 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同“直言极谏”。 [直言贾祸] 直:坦率、直爽;贾:买,引伸为招致。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。 [直言极谏]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。 [直言不讳] 讳:避忌,隐讳。说话坦率,毫无顾忌。 [正言直谏] 以正义之语,规劝皇帝、上级、长辈或朋友。 [正言厉颜] 话语严正,表情严肃。同“正言厉色”。 [正言厉色] 正:严正;厉:严厉,严肃;色:脸色。形容板着脸,神情非常严厉。 [正言不讳] 说话爽直,毫无忌讳。 [詹言曲说] 烦琐、片面的言论。 [詀言詀语] 花言巧语,胡说八道。 [躁言丑句] 丑恶的言辞。躁,通“臊”。 [造言生事]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。 [造言捏词] 捏造虚假的言词。 [语言无味] 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。 [有言在先] 有话说在头里。指事先打了招呼。 [庸言庸行]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。 [一言中的] 的:箭靶的中心。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。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。 [一言以蔽之] 蔽:遮,引伸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。 [一言一行] 每句话,每个行动。 [一言兴邦] 指一句话可以兴国。 [一言为定] 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翻悔。 [一言堂] 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。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,独断专行,一个人说了算。 [一言丧邦] 指一句话可以亡国。 [一言千金] 一句话价值千金。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。 [一言难尽] 形容事情曲折复杂,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(用在不好的事)。 [一言两语] 为数不多的几句话。 [一言九鼎] 九鼎:古代国家的宝器,相传为夏禹所铸。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。比喻说话力量大,能起很大作用。 [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] 一句话说出了口,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。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。 [一言不发] 一句话也不说。 [一言半语]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。 [一言半句]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。同“一言半语” [一言半辞]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。同“一言半语”。 [要言妙道] 要:重要,中肯;妙:神妙,深微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 [要言不烦] 要:简要;烦:烦琐。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,不烦琐。 [妖言惑众] 妖言:迷惑人的邪说。用荒谬的鬼话迷惑人。 [信言不美] 信:真实。美:美妙,漂亮。真实的话未经加工,所以不美妙动听。 [涎言涎语] 厚着脸皮胡言乱语,撒赖。 [闲言赘语] 无关紧要的话;多余的话。 [闲言闲语] 指不满意的话;没有根据的话。 [闲言碎语] 闲:与正事无关;碎:指说话唠叨。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。 [闲言泼语] 指与正事无关的话;废话。 [闲言冷语] 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。 [闲言淡语] ①无关紧要的话。②犹闲言冷语。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。 [闲言长语] 议人长短的唠叨话。 [析言破律] 指巧说诡辨,曲解律令。 [五言长城] 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。 [无言可对] 对:对答,回答。没有话来回答。 [微言大谊]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同“微言大义”。 [微言大义] 微言: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;大义:本指经书的要义,后指大道理。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 [危言正色] 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。 [危言危行] 危:正直。说正直的话,做正直的事。 [危言竦论] 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。 [危言耸听] 危言:使人吃惊的话;耸:惊动;耸听:使听话的人吃惊。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,使人惊疑震动。 [危言逆耳] 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。 [危言覈论]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。 [危言核论]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。 [危言高论]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。 [妄言妄听] 妄:不实。说得人随便说,听的人随便听,都不认真看待。 [吞言咽理]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。 [甜言软语] 甜蜜温柔的话。 [甜言蜜语]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。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。 [甜言媚语] 甜蜜温柔的话。同“甜言软语”。 [甜言美语] 指说好听的话。也指好言好语。 [恬言柔舌] 犹言甜言蜜语。 [谭言微中]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。 [谈言微中] 微中:微妙而又恰中要害。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。 [肆言詈辱] 肆:任意妄为,放肆。詈:骂。辱:侮辱。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。 [殊言别语] 指方言土语。 [食言而肥] 食言:失信。指不守信用,只图自己占便宜。 [少言寡语] 指平时说话不多。 [伤言扎语] 方言。指说讽刺话。 [散言碎语] 犹言闲言碎语。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。 [三言两语] 几句话。形容话很少。 [三言两句] 几句话。形容话很少。同“三言两语”。 [三言讹虎] 犹三人成虎。比喻说的人多了,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。 [仁言利溥] 指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。 [仁言利博] 博:多,广。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 [人言啧啧] 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。 [人言可畏] 人言:别人的评论,指流言蜚语;畏:怕。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。 [人言藉藉] 籍籍:纷乱的样子。人们指责、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。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。 [人言籍籍] 指人们议论纷纷。 [轻言细语] 形容说话轻而柔和。 [轻言肆口] 指说话轻率、放肆。 [轻言软语] 形容说话轻而柔和。同“轻言细语”。 [轻言轻语] 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。 [轻言寡信] 指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。 [巧言如簧] 形容花言巧语,能说会道。 [巧言偏辞] 巧言:浮华不实的话;偏辞:便巧的话。指花言巧语。 [巧言令色] 巧言:花言巧语;令色:讨好的表情。形容花言巧语,虚伪讨好。 [巧言利口] 巧妙的言辞,锋利的口辩。 [遣言措意] 指写文章、说话时的用词立意。同“遣辞措意”。 [前言往行] 指前代圣贤的言行。 [前言不搭后语]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。多形容思想混乱,不能自圆其说。 [千言万语] 形容说得话很多。 [千言万说] 犹千言万语。形容说得话很多。 [七言八语] 形容人多语杂。 [片言只字] 不多的几句话,极少的几个字。指零碎的文字材料。 [片言只语] 零零碎碎的话语。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。 [片言折狱] 片言:极少的几句话;折狱:判决诉讼案件。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。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。 [片言一字] 犹片言只字。少量的文字。 [能言善辩] 能:善于。形容能说会道,有辩才。 [能言巧辩] 形容能说会道,善于言辩。 [能言快语] 能说会道,言词敏捷爽利。 [能言快说] 能说会道,言词敏捷爽利。同“能言快语”。 [讷言敏行] 讷言:说话谨慎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 [难言之隐] 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。 [妙言要道] 妙:神妙,深微;要:重要,中肯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 [绵言细语] 绵:柔软。绵言:柔和的语言。细语:低细的语句。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,使人容易接受。 [美言不信] 信:信实,真实。词藻华美的言辞、文章,内容往往不真实。 [龙言凤语] 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。 [流言止于智者] 没有根据的话,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。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。 [流言惑众] 流言:无根据的话。指制造谣言以欺骗、迷惑群众。 [流言混话] 无根据无道理的言语。 [流言风语] 犹言流言蜚语。毫无根据的话。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。 [流言蜚语] 毫无根据的话。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。 [流言飞语] 毫无根据的话。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。同“流言蜚语”。 [流言飞文] 犹言流言蜚语。毫无根据的话。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。 [冷言热语] 犹冷言冷语。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。 [冷言冷语] 带讥讽的冷冰冰的话。 [静言庸违]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。犹言口是行非。 [静言令色] 静:安静;令:和善。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来迷惑他人。 [靖言庸违]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。 [靖言庸回]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。犹言口是行非。同“靖言庸违”。 [谨言慎行]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。 [矫言伪行] 指言论、行为虚伪不实。 [尖言冷语] 指言语尖刻。 [尖言尖语] 指言语尖酸刻薄。 [嘉言懿行]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。 [嘉言善状]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。同“嘉言善行”。 [嘉言善行] 嘉:善、美。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。 [疾言怒色]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 [疾言厉色] 疾:急速。说话急躁,脸色严厉。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 [疾言厉气]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 [疾言遽色] 言语神色粗暴急躁。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。 [疾言倨色] 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。同“疾言遽色”。 [秽言污语] 指粗俗下流、不堪入耳的话。 [话言话语] 犹谈话。 [花言巧语] 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 更多“言”字在第二位的成语...... “言”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: [总而言之] 总的说起来。 [智小言大] 指才智低下,说话口气却很大。 [在官言官]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。 [语四言三] 指信口乱说闲话。 [意在言外] 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,细细体会就知道。 [要而言之] 概括地说,简单地说。 [行浊言清] 清:清高;浊:浑浊,指低下。说的是清白好话,十的是污浊坏事。形容人言行不一。 [勿谓言之不预也] 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。指把话说在前面。 [握手言欢] 握手谈笑。多形容发生不和,以后又和好。 [位卑言高] 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。 [听其言而观其行] 听了他的话,还要看他的行动。指不要只听言论,还要看实际行动。 [事核言直] 事情确实,文辞直捷。 [诗以言志]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。亦作“诗言志”、“诗以道志”。 [身微言轻] 微:卑微。地位低,说话不受人重视。 [身轻言微] 身轻:身价低下,地位低;微:任用小。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。 [涩于言论] 形容说话迟钝。 [人微言轻] 地位低,说话不受人重视。 [人微言贱] 犹言人微言轻。地位低,说话不受人重视。 [目动言肆] 指神色不安,语调失常。 [名正言顺] 原指名分正当,说话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,道理也说得通。 [举止言谈]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。指人的外在风度。 [交浅言深] 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。 [计行言听] 行其计,听其言。形容十分信任。 [极而言之] 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。指把话说到头。 [广开言路] 言路:进言的道路。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。 [顾而言他] 形容无话对答,有意避开本题,用别的话搪塞过去。同“顾左右而言他”。 [姑妄言之] 姑且随便说说,不一定有什么道理。 [杜绝言路] 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 [德容言功]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。 [不可言状] 言:说;状:描绘。无法用言语形容。 [不可言喻] 喻:说明,告知。不能用言语来说明。 [不可言宣] 言:言语;宣:发表,表达。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(用在说事物的奥妙、味道)。 [不可言传] 言:言语。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,不能用言语来表达。 [不堪言状]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 [不苟言笑] 苟:苟且,随便。不随便说笑。形容态度庄重严肃。 [币重言甘] 礼物丰厚,言辞好听。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。 [杯酒言欢] 相聚饮酒,欢快地交谈。 “言”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: [坐树无言] 指功高而不自矜。 [坐树不言] 指功高而不自矜。 [自食其言] 指说了话不算数。 [自不待言] 大家心里明白,不必再用言语解释。 [重厚寡言] 持重敦厚,不爱多说话。 [中冓之言] 中冓:内室。内室的私房话。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。 [至理名言] 至:最;名:有名声的。最正确的道理,最精辟的言论。 [直口无言] 犹言哑口无言。 [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] 知道的就说,要说就毫无保留。 [知无不言]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。 [正色直言] 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,能使人望而生畏。 [正色危言] 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,能使人望而生畏。同“正色直言”。 [正色敢言] 态度严肃,敢于直言。 [仗义执言] 执言:说公道话。为了正义说公道话。指能伸张正义。 [啧有烦言] 啧:争辩;烦言:气愤不满的话。形容议论纷纷,报怨责备。 [载笑载言] 边笑边说话。 [有口难言] 言:说。虽然有嘴,但话难以说出口。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。 [由衷之言] 衷:内心。出自内心的话。 [隐忍不言] 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。 [倚马千言] 倚马:靠着战马。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千言立就。形容才思敏捷。 [一家之言]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。 [药石之言] 药石:治病的药物和砭石,泛指药物。比喻劝人改过的话。 [哑口无言] 哑口:象哑巴一样。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。 [训格之言]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。 [询事考言] 询:查询;考:考核。查询、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。后多指对官员的考核。 [行不副言] 指言行不一。 [信口胡言] 随口乱说。指毫无根据、不负责任地瞎说。 [小小不言] 指细微的,不值得一提的。 [相对无言] 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。 [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] 写了一大篇文章,但没有接触到主题。 [下笔千言] 千言:长篇大论。形容文思敏捷,写作迅速。 [西邻责言] 西邻:西部的邻国;责言:问罪的话。原指秦国(在西)向晋国(在东)问罪。后泛指别人的责备。 [无庸讳言] 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。指可以坦率地说。 [无可讳言] 讳言:不敢说或不愿说。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。指可以坦率地说。 [无稽之言] 没有根据、无从查证的话。 [万语千言] 许许多多的话语。 [托诸空言]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同“托之空言”。 [托之空言]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 [托于空言]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同“托之空言”。 [退有后言] 当面顺从答应,背后进行非议。 [徒托空言]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。指只讲空话,而不实行。 [徒讬空言] 指只讲空话,而不实行。同“徒托空言”。 [同日而言]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同“同日而论”。 [桃李无言,下自成蹊] 古谚语。比喻实至名归。 [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] 古谚语。比喻实至名归。 [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] 。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,但因它有花和果实,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,走成了一条小路。比喻人只要真诚、忠实,就能感动别人。 [书不尽言] 书:书信。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 [拭面容言] 拭:擦;拭面:擦去别人吐在自己脸上的唾沫;容言:听取别人意见。泛指接受别人的批评,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。 [绳墨之言] 可以作为准绳、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。 [三复斯言] 三复:多次反复;斯言:这句话。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。形容对它极为重视。 [三夫之言]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。 [软语温言] 温和的话语。 [日试万言] 一日写上万字的文章。形容富有才华,思路敏捷。 [情见乎言] 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。同“情见乎辞”。 [巧语花言] 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今多指虚伪而动听的话。 [钳口不言] 钳口:闭口。闭着嘴不说话。 [千语万言] 形容说得话很多。同“千言万语”。 [千里结言] 指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。 [偏听偏言] 偏:只注重一方面。只听信一方面,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,方法不妥当。 [逆耳之言]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(多指尖锐、中肯的劝告或批评)。 [逆耳良言] 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,但却是有益的好话。逆:抵触,不顺从。 [讷口少言] 讷口:不善于说话。不善言谈,说话不多。 [木讷寡言] 木讷:质朴而不善辞令。质朴而不善于说话。 [默默无言] 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。 [名不正,言不顺]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。 [妙不可言] 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、语言表达。 [秘而不言] 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。同“秘而不露”。 [扪虱而言] 扪:摸。一面用手捉虱子,一面谈话。形容不拘细节,随便谈话。亦作“扪虱而谈”、“扪虱倾谈”。 [媒妁之言] 媒妁:说合婚姻的人。媒人的介绍。 [满纸空言] 满纸都是废话。形容文章空洞,毫无内容。 [落花无言] 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。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。 [乱语胡言] 指胡说;瞎扯。 [临别赠言] 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。 [立马万言] 倚靠在马旁,马上写成一篇文章。形容才思敏捷。 [乐不可言] 快乐到了极点,没法用语言来表达。 [狂瞽之言] 狂:狂妄。瞽:瞎眼,盲目。指愚妄无知的言论。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。亦作“狂瞽之说”。 [款语温言] 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。 [苦不可言] 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,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。 [苦不堪言] 堪:能。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,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。 [口无择言] 指出口皆合道理,无需选择。 [口出狂言]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。指说话狂妄、放肆。也指胡说八道。 [口出大言] 说大话。形容说话狂妄。 [口不择言]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。 [课语讹言] 多嘴多舌,胡言乱语。 [侃侃而言] 理直气壮、从容不迫地说话。 [君子一言,快马一鞭] 比喻一言为定,决不翻诲。 [酒后失言] 酒喝多了以后,不能自持,说了不该说的话。 [金玉之言] 金玉:黄金和美玉。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。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。 [金玉良言] 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。 [金石之言] 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。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。 [金石良言] 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。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。 [金口御言]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。后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同“金口玉音”。 [金口玉言]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。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(用在讽刺)。 [缄口无言] 缄口:闭着嘴。闭着嘴,不说话。 [缄口不言] 缄:封闭。封住嘴巴,不开口说话。 [季路一言] 比喻信用极好。 [急不择言] 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,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。 [毫不讳言] 讳言:有顾虑,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。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。 [贵不可言] 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、母后之相。此话不能直言,故婉称之。 [敢怒敢言] 敢于愤怒,又敢于说出来。 [腹饱万言] 指学识渊博。 [附耳低言] 附:贴近。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。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。 [肤受之言] 肤:肤浅;受:感受。指肤浅的,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。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。 [肺腑之言] 肺腑:指内心。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。 [耳食之言] 耳食:耳朵吃饭。指没有确凿的根据,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。 [顿口无言] 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。 [顿腹之言] 犹言肺腑之言。 [敦默寡言] 稳重而少言语。 [杜口无言] 闭住嘴巴,不出一言。 [杜口绝言] 犹言杜口无言。 [笃论高言] 确切高明的言论。 [得意忘言]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,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,就不再需要言词。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,不用明说。 [大辩不言] 大辩:善于辩论。有口才、善于辩论的人,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。 [创意造言] 犹立意遣词。 [刍荛之言] 刍荛:割草打柴的人。割草打柴人的话。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。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。 [成一家言] 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。 [沉重少言] 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亦作“沉厚寡言”、“沉重寡言”。 [沉重寡言] 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同“沉重少言”。 [沉毅寡言] 沉毅:深沉宁静。深沉文静,不爱多说话。 [沉默寡言] 沉默:不出声;寡:少。不声不响,很少说话。 [沉密寡言] 犹沉默寡言。不声不响,很少说话。 [沉静寡言] 性格深沉文静,不爱多说话。 [沉厚寡言] 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同“沉重少言”。 [畅所欲言] 畅:尽情,痛快。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。 [惨不忍言] 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。 [不知所言]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,无法理解。同“不知所云”。 [不恤人言] 不管别人的议论。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,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。 [不幸而言中] 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。 [不可胜言] 说不尽。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。 [薄唇轻言] 形容多嘴,说话随便。 [博闻辩言] 博:多。闻:传闻。辩言:巧言。形容道听途说,似是而非的言论。 [冰炭不言,冷热自明]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,必然表现在行动上。 [变色之言] 使脸色改变的话。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。 [闭口无言] 闭住嘴巴不言语。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,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。参见“闭口不言”。 [闭口不言] 紧闭着嘴,什么也不说。 [背惠食言] 指忘恩失信。 “言”字在第五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: [顾左右而言他] 看着两旁的人,说别的话。形容无话对答,有意避开本题,用别的话搪塞过去。 [不以人废言] 废:废弃。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。 “言”字在第六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: [王顾左右而言他] 指离开话题,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。 [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] 人到临死,他说的话是真心话,是善意的。 [敏于事,慎于言] 敏:奋勉,慎:小心。办事勤勉,说话谨慎。 [敢怨而不敢言]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。 [敢怒而不敢言]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。指慑于威胁,胸中愤怒不敢吐露。 “言”字在第七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: [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]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,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。指道理奥妙,难以说明。有时也指情况微妙,不便说明。 |
随便看 |
|
时代网汉语字词典收录了217496条中文词汇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中英文翻译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